返回
汽车

要给隐藏式门把手戴“紧箍咒”!工信部出手,将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已有车企尝试其他方案

2025-05-09 21:153

“去年冬天有一次洗完车,没想到隐藏式的门把手被冻住了,当时只能在寒风中凌乱着寻找解决办法。”5月9日,一位特斯拉Model 3车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讲诉了自己的遭遇。

这并非个例。在某社交平台上,一篇热帖《你见过哪些“反人类”的汽车设计》中,隐藏式门把手“名列前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隐藏式门把手也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在感应不灵敏的情况下容易夹手,在冰雪、车祸等极端状况下不容易打开等等。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截图

5月8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将对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等方面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

隐藏式门把手成多起事故关注焦点

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中尽数了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这些问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碍;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

在今年3月的小米SU7高速碰撞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隐患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事实上,虽然车内有应急拉手,但由于各家设计的位置、形态不同,加上缺乏宣传普及等原因,紧急情况下,车内人员与车外救援人员并不一定能找到应急拉手以便及时脱离困境。

“一般情况下,隐藏式门把手的传感器都在车身的前部,如果产生碰撞的时候传感器被损坏,隐藏式车把手就会无法正常弹出。”某自主品牌研发人员告诉记者,还有一种是半包式门把手,外界产生巨大的碰撞就会断电,进而打不开门;而燃油车由于是锁指结构,只要一断电,门锁的锁指机构就会自动弹开。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在日前表示,“隐藏式门把手重量大、密封性差、噪音大。还有就是它也要用电来驱动,一旦缺电、碰撞的时候它也打不开”。

已有车企尝试其他安全方案

隐藏式门把手有如此之多的弊端,但很多车企仍对这一设计颇为钟爱,似乎新车不用隐藏式门把手就没有跟上潮流。“很多车企设计隐藏式门把手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阻,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点续航。”丰田汽车某车身设计师向记者表示。

有研究机构曾对四种常见的门把手形式,在模拟软件进行拟真环境的风阻测算。结果显示,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比最常见的外拉式设计,只能减少0.12%的空气阻力。关于风阻的问题,魏建军认为:“隐藏式门把手的唯一作用就是减少风阻,风阻确实有可能减少了一点,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隐藏式门把手给驾驶和节能带来的体验提升不仅不明显,维修成本还比传统门把手高了不少。“相较于传统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复杂,有电机、传感器、电子元件,出故障的概率较高。”一位汽车维修人员告诉记者,一些豪华品牌车型的门把手维修更换费最高也不过2000元,但隐藏式门把手的维修更换费至少在3000元以上。

事实上,关于隐藏式门把手利弊的争论一直都有,也有车企开始拒绝跟风,魏建军就曾表示,“长城汽车没有被隐藏式门把手带歪”。

记者注意到,当前已有部分车企在新上市车型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上尝试其他更安全的方案。上述丰田汽车某车身设计师表示:“我们会在隐藏式门把手里面设置机械门把手。如果车辆出现碰撞的情况,车内的人可以通过机械门把手把车门打开,车外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动弹出的门把手开门。”

工信部在此次征求意见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中也特别强调,从救援逃生角度,要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等。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